【中藥防疫】號外!號外!淄博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預防新冠病毒中醫(yī)藥方案來了,請查收~ |
|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08 點擊:3107 |

|
|
為進一步做好近期淄博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工作,充分發(fā)揮中醫(yī)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作用,有效地開展中醫(yī)藥防治工作,保障人民群眾健康,淄博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針對不同人群人體生理病理特點,按照中醫(yī)理論,結合淄博市季節(jié)特點,制定了《淄博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新型冠狀病毒中醫(yī)藥預防方案》,助廣大市民平安度過這個冬天。
黃芪12g、炒白術12g、防風6g、北沙參9g、麥冬9g、金銀花15g、蘇葉6g、桔梗9g、陳皮6g、桑葉6g、炙甘草3g。 黃芪9g、炒白術6g、防風6g、陳皮6g、蘇梗6g。 太子參6g、北沙參6g、炒白術6g、藿香6g、金銀花6g、桑葉3g、蘇葉3g、陳皮3g、炙甘草3g。 組方同成人預防方劑,根據(jù)年齡適當酌減。建議1歲以內(nèi)兒童為成人五分之一劑量,1-3歲兒童為成人三分之一劑量,3-7歲為成人二分之一劑量,7-12歲為成人四分之三劑量。 黨參9g、茯苓15g、陳皮9g、炒白術6g、黃芪12g、防風6g、百合6g。 生黃芪12g、炒白術9g、防風9g、黃芩9g,金銀花12g、連翹6g、生甘草6g。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、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處于緩解期的患者預防。 生黃芪12g、防風9g、金銀花12g、沙參9g、麥門冬15g、蘆根18g。 生黃芪9g、防風9g、菊花15g、白芍9g、天麻12g。 黃芪9g、炒白術6g、防風6g、黨參12g、麥冬9g、五味子3g、紅景天9g。 黃芪12g、炒白術9g、防風6g、金銀花18g、連翹6g、炙甘草3g。 密切接觸者、一線醫(yī)務人員、隔離點工作人員、高風險區(qū)相關人員等。
在中醫(yī)??漆t(yī)師指導下,選用中醫(yī)外治法如揉按特定穴位、佩戴中藥辟瘟香囊、中藥足浴、穴位貼敷等以調(diào)暢氣機,芳香辟穢,溫通經(jīng)絡,扶正祛邪,達到預防作用。 指壓按揉相應穴位,用一手拇指按壓1分鐘,然后重復另一只手,反復按壓3-5次,可選迎香、合谷、足三里等穴位按摩,可以調(diào)暢氣機,益氣扶正。 (二)中藥辟瘟香囊 用廣藿香3g、羌活3g、白芷3g、柴胡3g、蒼術3g、細辛3g、吳茱英3g,上藥共研成細末,裝入布袋內(nèi),掛佩在胸前,時時嗅聞,2-3天更換一個香囊,可以連續(xù)使用1-2周。 用羌活9g、獨活9g、當歸9g、生黃芪9g、桂枝9g、艾葉9g,水煎30分鐘,水溫適宜后足浴,水位應超過踝關節(jié)以上,以身體微微汗出為宜,每次約15-30分鐘,起到扶正祛邪,活血通絡的功效。 選用具有辛散溫通的藥物,在特定穴位進行貼敷,以氣相應,以味相感,通過藥物對穴位的溫熱刺激,溫煦肺經(jīng)陽氣,以防邪侵襲,預防疾病。多選用大椎穴(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方凹陷處)、肺俞穴(第3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線旁開1.5寸)、腎俞穴(第二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線旁開1.5寸)、定喘穴(大椎穴旁開0.5寸)等。 貼敷前用鮮生姜片把穴位擦紅,效果更佳,成人貼敷時間為5-8小時,兒童4-6小時即可。 敷貼期間,忌煙、酒及生冷、油膩、海鮮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 貼敷部位有微熱感或微癢是正常的,不需要處理。如果出現(xiàn)明顯的紅、腫、痛及瘙癢,需及時揭掉藥膏,避免抓撓。如果敷貼部位局部有水泡時,應到醫(yī)院皮膚科,在醫(yī)生指導下治療,以防感染。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(fā)熱期、對貼敷藥物敏感、特殊體質(zhì)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、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,不宜貼敷。
預防流感也可以通過中藥代茶飲,溫和調(diào)養(yǎng)體質(zhì),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。 黨參3g、蘇葉3g,代茶飲,適用于氣短、易出汗、乏力的氣虛人群。
百合6g、桑葉3g、菊花3g(非野菊花或苦菊),代茶飲,適用于口舌干燥、五心煩熱的陰虛人群。 廣藿香3g、佩蘭3g、薄荷3g,代茶飲,適用于痰多不喜飲、肢體困重、胸腹脹滿的痰濕人群。 金銀花3g、大青葉3g、蘆根6g,代茶飲,適用于口舌易生瘡、內(nèi)熱偏盛人群。 取上述處方之一放入水杯,倒入開水,浸泡后不拘時服用,每日一劑,在流感流行期間可長期服用。 根據(jù)中醫(yī)藥食同源原則,結合時令特點、體質(zhì)及地域因素,可以選用食療預防處方。 太子參9g、山藥9g、炒白扁豆15g、豬瘦肉300g、大棗3枚(去核)、生姜3片。
生活規(guī)律,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。適量運動,運動后及時擦汗,避免受涼。飲食清淡、規(guī)律,多喝溫水、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及牛奶、雞蛋等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 注意保暖防寒,適時增減衣物,提高人體防御能力。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勤洗手,勤更衣,勤通風。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時,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,避免呼吸道飛沫傳播,避免接觸有發(fā)熱、咳嗽、流涕等流感樣癥狀的疑似患者。 堅持體育鍛煉,可選擇五禽戲、八段錦、太極拳等運動,增強御寒能力。 調(diào)暢情志,加強情志疏導,以改善焦慮恐懼、抑郁孤獨等情緒。通過讀書聽音樂,并配合體育鍛煉,也可以通過靜坐或靜臥,使精神清寧,病氣衰去,身心健康。
|
【關閉窗口】 |
|
|